六安市工商業聯合會2023年重點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pdf
六安市工商業聯合會2023年重點項目
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六安市工商業聯合會2023年度非公經濟、異地商會等專項經費情況:
2023年度下達六安市工商業聯合會2023年度非公經濟、異地商會等專項經費74萬元,其中:財政預算內撥款安排74萬元,納入預算內管理的非稅收入安排0萬元。
(二)項目績效目標。該資金用于實現做為市委、市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和市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經濟助手。項目年度績效目標:完成年度工作目標,發揮聯系非公經濟人士和非公經濟的橋梁紐帶作用。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一)績效評價的目的、對象和范圍
1.績效評價的目的:為科學評價全市非公經濟、異地商會等專項經費管理工作實績,增強單位績效意識,促進單位改進預算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項目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反思項目立項、預算實施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做法,切實提升財政資金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水平,保障項目實施、管理的有效性,開展此次項目績效評價。
2.績效評價的對象和范圍:本次績效評價的對象和范圍為2023年度非公經濟、異地商會等專項經費項目,共1個項目。
(二)績效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評價標準等
1.績效評價原則:科學規范、內容完整、權重合理、數據真實、結果客觀。
2.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項目支出績效評價表的形式反映,設置項目決策類指標、項目過程類指標、項目產出類指標、項目效益類指標。
3.評價方法:依據項目支出績效評價表設置的各類指標進行評價。
4.評價標準:評價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總分由各項指標得分匯總形成。
(三)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我聯高度重視項目評價結果,安排專人負責績效評價工作,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依據規范的程序,對項目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等進行客觀、公正的測量、分析和評判,切實加強評價結果的整理、分析。績效評價工作過程包括準備、實施、總結三個階段。
1. 準備階段:在前期參加全市預算績效管理業務培訓會的基礎上,做足知識儲備,根據績效評價的基本原理、原則和項目特點,結合績效目標,廣泛地收集和分析項目相關政策文件、實施過程中發生的項目資料。
2. 實施階段:(1)收集分析項目佐證材料;(2)開展績效自評工作;(3)確定項目評價指標體系。
3. 總結階段:(1)撰寫績效評價報告。(2)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綜合評價得分99分,評價結論為優。2023年,市工商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和工商聯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信任、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緊扣“兩個健康”主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服務全市經濟發展大局,推動“親”“清”政商關系,為堅定不移推進六安綠色振興趕超發展戰略貢獻工商聯組織的智慧和力量。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一是數量指標:2023年市工商聯績效目標數量指標下設10個數量指標,分別為指標1:購買《案說民營企業法律風險》;指標2: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指標3:調解委員會調解案件數;指標4:法律體檢活動;指標5:開展調研活動次數;指標6:政協提案;指標7:邀商座談會;指標8:全市“雙招雙引”推薦工作會;指標9:調解員會議 ;指標10:“萬興萬村”工作推進會 各指標完成情況分析如下:一是未購買《案說民營企業法律風險》,未達到預期設定目標;二是開展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4次,達到預期設定目標;三是調解委員會調解案件數113件,達到預期設定目標;四是開展法律體檢活動209次,達到預期設定目標;五是開展調研活動30次,達到預期設定目標;六是政協提案12件,達到預期設定目標;七是邀商座談會4場,達到預期設定目標;八是召開全市“雙招雙引”推薦工作會2次,達到預期設定目標;九是召開調解員會議1次,達到預期設定目標。十是召開“萬興萬村”工作推進會2場,達到預期設定目標。
二是質量指標:2023年市工商聯績效目標質量指標下設3個質量指標,分別為指標1:會議培訓頻數達標率(%)、指標2:培訓、調研任務完成率。指標3:項目完成及時性。各指標完成情況分析如下:一是會議培訓頻數達標率100%,該指標達到預期設定目標;二是培訓、調研任務完成率100%,達到預期設定目標;三是項目完成及時性100%,達到預期設定目標。
三是時效指標:2023年市工商聯績效目標時效指標下設4個時效指標,分別為指標1:經費支出及時率;指標2:經費支出時效性;指標3:調研完成時間;指標4:召開會議的時間;各指標完成情況分析如下:一是經費支出及時率100%,達到預期設定目標;二是經費支出時效性,達到預期設定目標;三是:調研完成時間按時完成,達到預期設定目標;四是:召開會議的時間按時完成,達到預期設定目標。
四是成本指標:2021年市工商聯非公經濟、異地商會等專項經費支出為72.8萬元,達到預期設定目標。
五是效益指標:經濟效益指標,該指標2023年設定為對吸引外地客商在我市投資的影響,對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完成情況為基本實現,達到預期設定目標。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
(一)凝心鑄魂、同心聚力,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更加牢固。
1.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立市工商聯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制定“1+3”實施方案,加強對市工商聯及所屬商會主題教育的工作指導。深入調查研究,召開民營企業和政府部門座談會10余場,實地走訪企業和商會50多家,形成調研報告,積極推動調研成果轉化運用。狠抓檢視整改,將查擺出來的問題對賬銷號并建立長效機制。
2.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始終把黨對工商聯的工作要求作為第一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常態化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及“走進企業 走近企業家”活動,與市委統戰部共同舉辦民營經濟人士專題培訓班,舉辦六安市工商聯大講堂、商會黨建、講座等培訓6期,組織機關黨員干部及部分商會、民企負責人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汲取奮斗力量”、“傳承紅色基因 增強黨建活力”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教育活動,引導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全市26家民營企業黨組織獲得省級、243家民營企業黨組織獲得市級“雙強六好”“雙比雙爭”榮譽。
3.積極參政議政。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圍繞民營企業運行、營商環境等課題,深入180余家會員企業開展走訪調研,及時了解掌握民營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發展訴求。積極向縣區工商聯、行業商(協)會和工商聯界別政協委員征集提案,共向市政協六屆二次大會提交2篇大會發言,其中《高質量推進“雙招雙引”》作為口頭發言。“兩會”期間,上報市工商聯團體提案8篇,大會發言5篇。撰寫《加強小區物業管理》《對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基地”的建議》等6篇政協資政會、對口協商會大會發言。2篇調研報告獲評省工商聯優秀調研成果三等獎。
4.推動“萬企興萬村”。召開萬企興萬村推進會,廣泛動員,積極對接,引導民企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企業參與數達1149個,興村項目1491個,興村總數925個,投資項目到位資金59.3億元,公益捐贈3672萬元。成功承辦全省“萬企興萬村”行動推進會,我市10個項目(企業)榮獲全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項目(企業),裕安區榮獲全省“萬企興萬村”行動典型縣區。
5.弘揚企業家精神。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光彩會慈善活動和鄉村振興工作,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向社會展示我市民營經濟人士扶貧濟困、奉獻愛心的良好形象。安徽華野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六安市龍興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六安市哲思爾曼服飾有限公司向金安區思古潭村捐贈現金和物資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并指導該村依托當地資源稟賦,積極開展優質水稻種植。安徽省高迪循環經濟產業園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價值400萬元10棟模塊化房屋馳援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地震災區。持續開展“八一”慰問、“我為部隊辦實事”活動,組織會員企業為駐軍94619部隊贈送空調、飲水機及200冊書籍,為商會會員退役軍人送去慰問金和健康卡,市小微商會組織慰問烈士遺屬。市工商聯副主席王建兵、王朝云等5人獲評安徽省第七屆民營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受到省委主要負責同志接見。
(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舉措更加有力。
1.持續為企紓困解難。深入企業開展“新春訪萬企 助力解難題”調研,梳理問題40個,協調相關部門推動解決。定期舉辦民營企業家季度座談會,推薦首批“營商環境體驗官”,進一步暢通企業訴求反映渠道。強化與人社、教育、金融部門通力合作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融資難的問題,與稅務等經濟主管部門加強交流互動,開展“春雨潤苗”等活動,落實好各項惠企政策。組織民營企業積極參與“百城萬企”促就業系列活動,吸納高校畢業生1828人就業,為穩崗就業做好服務。
2.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常態化開展民營經濟人士座談會,有針對性加強與企業互動交流,問需求,聽建議,解難題。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對選定作為全國工商聯中小微企業監測點的430家企業,指導填報“全省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研問卷的質量不斷提升,去年,我市民企評營商環境成績在全省居中靠前。各縣區創新改進政企溝通交流方式,如霍邱縣建立了“蓼聊下午茶”政企溝通機制,葉集區創新開展“企業家沙龍”活動。優化民營經濟法治化營商環境,與公檢法司聯合出臺《六安市法治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計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充分發揮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用。積極開展“法律三進”、矛盾調處工作,全市商調委共受理案件2354余件,調解成功1498件,金寨縣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獲評全國工作突出的商會調解組織。與市司法局、市律協常態化開展民營企業“法治體檢”,提供專業化“體檢”783次。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采取“主動承諾+定期回訪+多方考察”的模式,促進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推動對企業的“后端治理”整改轉變為“前端預防”。六鋼集團、星星輕紡、浙東集團等5家執委企業獲評全省“百佳法治民企”。
3.“雙招雙引”提質增效。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參加市綠色食品和生命健康產業招商縱隊,通過工商聯系統所屬商會收集本地各行業發展需求,依托友好商會和六安異地商會及時了解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第一手信息,協助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召開對口合作暨投資環境說明會,及時推介宣傳六安“雙招雙引”政策及主導產業,使一大批“鳳還巢”項目落地六安。配合市委市政府承辦長三角企業家聯盟“投資安徽”江淮行活動,近70名長三角民營企業家走進六安,共商民企發展。
4.深化上海對口合作。舉辦“上海?六安經貿合作交流活動暨滬六產業對接會”進行招商推介,組織我市民營企業參加上海第五屆中國進口博覽會,上海旅游產業博覽會,組織我市民營企業、商協會赴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開展與上海市對口合作民營經濟人士專題培訓班,邀請上海市工商聯組織民營企業家赴我市舉辦研修班,接待上海市工商聯系統領導班子、民營企業及商會走進六安進行實地考察合作,邀請上海市工商聯展覽商會、奉賢區工商聯會展商會和松江區、靜安區等工商聯及企業家代表來六安,開展“感黨恩、紅色行”走進金寨活動,并推動六安市福建商會和大別山綠色農產品商會與上海市工商聯展覽商會、奉賢區工商聯會展商會簽定友好商會,引導民營企業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加入長三角地市商會聯誼會,增進企業互動交流。
(三)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工商聯自身建設基礎更加夯實。
1.壯大隊伍建設。深入開展“五好”縣級工商聯互學互促活動,推動縣區工商聯形成比學趕超氛圍,全市5縣區工商聯榮獲全國、全省“五好”縣級工商聯,1家所屬商會獲得全國“四好”商會,6家所屬商會獲評全省“四好”商會。霍邱縣城關鎮商會、河口鎮商會、潘集鎮商會、周集鎮商會被民政部門認定為“3A”級社會組織。廣泛開展深圳、上海、常熟、蘇州、寧波等異地六安商會和人才協會走訪工作,調研異地六安商會建設情況,推動成立西安市六安商會,六安市大別山綠色農產品商會、六安市工商聯標識行業商會。完善會員數據庫工作,扎實推進人才庫建設。研究出臺了《六安市工商聯所屬商會聯動發展機制》,進一步加強所屬商(協)會之間的互動交流。
2.拓展黨建品牌。把商會黨建作為推動貫徹落實黨的決策部署重要抓手。多次召開部署會、培訓會,印發《六安市工商聯所屬商會黨委2023年工作要點》,通過現場走訪、查閱資料、個別座談等方式,專項督查各縣區所屬商會黨建工作,理順所屬商會黨建管理體制,推動黨建工作進商會章程,黨建會建融合發展。
3.參與文明創建。根據市直工委及文明辦要求,構建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黨建工作新格局,與九里溝社區成立黨建聯盟。結合主題黨日活動,聯合社區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分別開展迎新春、寫春聯、祭英烈、包粽子等“我們的節日”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組織市工商聯志愿服務隊赴結對社區九里溝社區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宣傳文明創建知識、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走訪慰問困難群眾,營造文明創城氛圍。
4.加強機關建設。扎實開展圍繞“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討論,認真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細化完善辦文、辦會、財務管理、機關干部管理等制度15項,加強工商聯機關思想政治、能力素質、作風建設,拉高工作標桿,讓工商聯干部在關鍵崗位、重大活動中歷練能力水平。
六、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經過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對績效理念有了一定了解,但長期以來形成的“重分配、輕管理”的觀念還沒有徹底根除,在預算績效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績效意識需要進一步加強。單位需要提升對績效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績效工作的組織實施,讓績效意識深入貫穿到日常工作中。二是支出績效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項目支出方面,項目進度和資金支出進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否則影響績效評價整體效果。三是績效目標設置需要進一步優化。單位在設置績效指標時進一步細化和量化,方便進行可靠的績效評估。
七、有關建議
1.細化預算編制工作。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意識,嚴格按照預算編制的相關制度和要求,公用經費根據單位的年度工作重點和項目專項工作規劃進行預算編制。
2.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核。在費用報賬時,按照預算規定的費用項目和用途進行資金使用的審核,嚴格按照費用的使用用途列報,同時嚴格費用支出內容進行財務核算,預算金額內嚴格控制費用的支出,杜絕超支現象的發生。
3.進一步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嚴控“三公經費”的規模和比例及“三公經費”支出的審核審批流程,杜絕挪用和擠占其他預算資金等行為。
六安市工商業聯合會
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