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市主城區及縣城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提升。但是,我市城市建設管理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隨著5G時代的到來,未來城市建設管理必須提高信息化水平,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建設智慧城市。
六安智慧城市的建設對城市未來發展影響是多方面的,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城市的綜合管理效率,還有助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并且能提供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我市作為合肥都市圈、長三角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建設智慧城市對我市更好的“鏈上大合肥、融入長三角、牽手大上海”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注重要素投入。智慧城市建設內容豐富,涉及到多行業、多領域。為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建立綜合協調各方業務內容并實現資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設領導機制,建議成立六安市智慧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多部門參與,協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智慧城市建設投入較大,要拓展投融資渠道。一方面對基礎設施、公益性項目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另一方面應積極運用“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投入模式,結合項目的公益性、功能性、商業性特點,充分借助社會資本,尤其是省內外優勢企業、專業機構的力量,選擇合適的建設運營模式,合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二是加快大數據應用信息化平臺項目建設。目前,金寨縣已投入6000多萬已建成了大數據應用信息化平臺,而我市其他縣區的智慧城市大數據應用信息化平臺項目大多雖然立項,但進展不快。建議加快該項目推進速度,盡快搭建市區及各縣城大數據庫,包括:人口庫、法人庫、地理信息庫、視頻庫等。建立六安大數據處理平臺,建立聯動和互動機制。著力打造集政務服務、平安城市、應急指揮、智慧城管、智慧環保、智慧交通、智慧消防、智慧旅游、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等多項智慧城市業務應用系統于一體的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實現各項智慧應用聯動,全面實時地獲取各方面信息,并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智能匯總和分析,實現政府領導決策智慧化、城市管理治理精準化。
三是推動無線網絡提速降費。互聯網的發展對于企業的轉型升級、大眾的創業創新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市舒城縣從過去的童車童床生產基地,轉型為兒童用品網銷集散地,這背后就是互聯網和數字技術提供的強大支撐。然而上網貴、上網慢一直是網絡發展的大問題,建議通過政府補貼方式促進網絡發展升級。特別是加快5G網絡建設,提高5G網絡覆蓋率。同時建議建設覆蓋城區的無線網絡。據了解,長三角發達地區的部分城市已開始推進無線網絡的全覆蓋,并部分建成投入使用。
四是推動智慧產業發展。我市開發區和舒城縣杭埠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已初具規模,為我市智慧城市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建議今后加大智慧產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出臺鼓勵軟件產業和電子信息制造業等智慧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園區扶持產業培育、人才引進、市場支持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智慧產業發展環境,加大對軟件產業和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扶持力度,著力營造良好環境來推動智慧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五是強化信息化人才保障。堅持“培育、引進、使用”并重,培育造就一支符合我市智慧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要求的創新創業型人才隊伍,以人才結構優化引領智慧城市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積極引進專業的技術、管理人才與團隊,強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職業技術院校等合作,建立信息化人才實訓基地,重點加強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信息化人員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