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況
潘集鎮地處淮河以南的行蓄洪區,東鄰淠河、西靠城東湖,是三面臨水的“口袋”形,鎮域面積115.24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3個街道,5.69萬人。易災、閉塞、貧困,屬于全縣深度貧困地區。潘集商會實際存在有幾個年頭了,正式掛牌是2017年12月6日,首批入會141人,
大會成立時,制定了《霍邱縣潘集鎮商會章程》共八章三十六條款,通過了《商會選舉辦法》,第一次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班子,有名譽會長20人、會長1人、常務副會長1人、副會長6人、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1人、委員9人。從鎮直單位負責人和村支部書記中聘請了10名有威望的同志為監事會成員,監督商會今后的工作。
商會有辦公室、會議室200多平方米,全部有秘書長田士兵免費提供。鎮財政撥款5萬元購置了辦公桌椅、檔案柜、電腦、多功能打印機等辦公用品用具。商會章程、選舉辦法、領導職責、財務制度、值班制度、商會榮譽榜、“百企幫百村聯萬家”幫扶對象一覽表等全部制作標牌上墻。辦公場所干凈整潔,寬敞明亮。
二、為政府招商引資搭建平臺
潘集鎮地域廣人口多,是一個災害頻繁的貧困地區。早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很多人就外出找生活門路,紛紛到發達地區務工經商,因為外出人多且早,創業的機會和成功的概率就高,劣勢變優勢,不少人積累了資本、辦起了工廠、當起了老板,成為成功人士。
據統計,全鎮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達2.3萬人之多,在創業成功的人士中,擁有500萬元以上資產的907人,1000萬元以上的96人,5000萬元以上的37人,億元的9人,5億元以上的2人。
去年底今年初,商會人員配合鎮政府有關領導,深入到上海、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南京、寧波、蘇州等沿海發達地區,對商會成員、成功人士進行走訪,宣講有關優惠政策,引鳳入巢。
去年,在副會長劉兵老總的引薦下,已成功引進上海市的柳衛國老板,投資2000萬元,在鎮區的國宏兄弟園區,建起了安徽彤鼎服飾有限公司,上了兩條生產線,已正式投產運營,吸納周邊50多名工人就地就業;
李崗村的上海洋明化妝品有限公司老總賈丙昌返鄉,準備在霍邱縣高新區投資1.2個億,建立分公司,生產化妝品包裝材料,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縣招商局的負責人于去年底都曾到上海總部考察過,該項目已經立項,分兩期實施,需用地500畝,等待縣政府用地審批指標。
汪莊村在蘇州做工藝品玻璃的老總劉友新于春節后回來,在國宏兄弟園區租了1200平米的廠房,上了兩條玻璃工藝品生產線,首批投資1000萬元;即將投產。
招商引資項目翔晟光伏總投資2.4億元,二期工程正在實施。
意向性投資3500萬元的景霞軟木制品有限公司已經立項,鎮黨委政府正在報批相關手續。
外地企業老板紛紛返鄉建廠,與商會的成立和溝通密不可分。企業的發展壯大,使本鎮及周邊鄉鎮富余勞力不出家門,就可以打工掙錢。
三、情系家鄉捐資做慈善
每當一縷晨曦閃耀于東方天際,每當一抹夕陽映紅了西山之時,原來雜草叢生、凸凹不平的史河埂上,男女老幼,人聲喧鬧,嬉笑逗弄,跑步的、聽歌跳舞的、拉著娃娃走的、推著老年車的,南來北往,好不熱鬧。原來這是潘集商會部分會員為了回報家鄉父老,募捐二百多萬元,在汲東干渠(當地人稱史河)潘集街道馬崗史河窩、建了一座涼亭和九曲橋,取名《聚賢亭》,沿河埂整修了一條景觀帶,外埂修了一條4米寬的馬路,內埂修了一條1·5米寬的漫步道,還安裝了八十多盞太陽能路燈,載垂柳600多棵,花木一萬多株。九曲橋、聚賢亭也成了潘集鎮標志型建筑物。
香港國際漆寶集團公司老總姚傳敏從2016年開始,每年捐款20多萬元給全鎮500多位五保老人,每人200元,其中另給本村80—89歲的五保老人每人1000元,90歲以上的五保老人每人2000元。2017年又捐資146萬元為本村建一座歐式農民文化禮堂,設施齊全,有廚房、衛生間、貴賓室、舞臺、音響、餐具、桌椅等,可容納400人,為本村群眾紅白喜事和文化娛樂活動無償提供服務。今年再議項捐款30萬元,解決本村修柏油路資金不足難題。
紅陽建工集團老總桑成敬,連續多年為本村五保老人、特困家庭、貧困學生,每年捐款三至五萬元。今年清明回鄉祭祖時、向大新莊村表態,要把潘新路大新莊村路段全部安裝太陽能路燈,此項工程正在設計規劃中。
2018年春節前夕,商會從老板捐款中拿出2萬多元,購買了三臺洗衣機和三臺熱水器,分別送給全鎮三個敬老院,給五保老人洗衣、洗澡帶來了方便。
四、 積極踴躍 幫扶脫貧攻堅
“百企幫百村聯千家”是霍邱縣精準扶貧行動的一項攻堅措施。我會成員義不容辭。在鎮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積極參與,快步行動。霍邱縣工商聯(總商會)2018年工作會議后的第二天,商會召開了班子擴大會議,邀請了二十位名譽會長和劉樓、朱郢兩個貧困村書記參加會議,會上有18家企業與53戶貧困戶進行了對接。
2017年,安徽淳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我鎮商會會長耿紀好,幫扶扶貧戶二戶,提供二個就業崗位,捐資8100元,雞鴨混養300只,加財政獎補,每戶增收6000元。同時,將潘北村7000畝土地全部流轉過來發展現代農業,每畝租金760元,價格高于周邊,讓老百姓真正得實惠。
永盛商務賓館、秘書長田士斌,捐資4000元,幫助二戶稻田養龍蝦,每戶增收5000元。
花卉種植專業戶、副會長徐少全,幫扶本村貧困戶158戶,年共分紅利32000元,每戶獲利202元.
安徽鑫美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幫扶二戶,每戶捐贈實物價值200元。
霍邱縣國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兵,幫扶5戶,其中二戶捐贈床各一張,三戶各捐款1000元。
霍邱麒麟醫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幫扶二戶,各贈送麻黃雞50只,每戶增收1800元。同時給二戶整修室內電路花費3200元。
皖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幫扶二戶,分別捐款2600元購買雞鴨苗200只,每戶增加收入2200元同時捐款5000元給石秀英,彌補危房改造資金不足部分。
霍邱縣麗全苗木種植業專業合作社,幫扶5戶,共分紅利9000元。每戶獲得紅利1800元。
廣東紅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老總桑成敬將本村300多名富余勞動力帶到自己公司務工,其中貧困戶57人,每人每年收入不低于7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我會成員在去冬今春,利用不同方式,向全鎮扶貧戶、困難家庭戶、困難學子、等捐款贈物近千萬元。在幫扶脫貧攻堅戰上初見成效。
五、 強化隊伍建設 加強交流合作
目前,潘集鎮商會有會員141人,正式黨員33人,商會利用班子成員每月集體學習日,會員季度例會,加強政治和理論學習,要求全體會員都要關心國家大事,關心商會事業,正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努力把潘集商會建成一個,和諧健康發展的;互幫互助無私地;規范忠誠合作的;高度民主自制的商業團隊。要求做到:一是利用多種渠道溝通會員與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二是組織會員參與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洽談業務會、政府懇談會和教育培訓會,提高會員的經營管理、運籌能力和業務素質。三是倡導文明經商,塑造商業良好形象,不斷提高商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四是開展會員之間的聯誼活動,增進友誼,為會員調處矛盾和糾紛,協調社會關系。五是發展創業精神,鼓勵會員投身于慈善事業,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六是為會員在生產經營等方面提供必要的關心和資金的幫助。
近二年來,潘集鎮黨委在會員黨員中,優選出姚傳敏、桑成敬、王中義三位老板,分別擔任潘北村、大新莊、西王郢村第一書記。去年,霍邱縣人大、政協、工商聯換屆時,有四人當選人大代表,三人被推選為政協委員、六位非公有企業老總被推薦為代表,三人當選為縣工商聯執委,會長耿紀好當選為縣工商聯副主席,名譽會長劉兵當選為縣總商會副會長。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利用會費,辦一個小型經濟實體創收,以會養會。二是加大脫貧攻堅扶貧力度,讓幫扶對象多增收早脫貧。三是申報籌建商會黨支部,吸納新鮮血液。同時發展新會員。四是籌建商會慈善基金會,做好慈善事業。
2018年,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潘集鎮商會履職盡責的開局之年,相信,有各級政府的堅強領導,有縣工商聯(總商會)的精心指導,有全鎮眾多優秀企業家的鼎力支持,潘集鎮商會的各項工作定會開展得轟轟烈烈,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