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委統戰部、工商聯六統[2014]7號文件通知精神,我們及時傳達貫徹
一、基本情況
我們在縣經濟開發區、杭埠開發區、城關七星工業園區,選擇不同類型民營企業30戶,以規模稍大、加工企業為主。縣委統戰部部長周增云、縣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李光年、縣工商聯黨組書記惠國盛分別帶隊,每組入企10戶,填寫調查問卷。配合省聯紀會長調查2戶,配合市聯魏書記調查5戶。累計走訪縣內非公企業近40戶。
二、反映問題
1、企業辦證過多。企業從開始動工到投產,要辦征地、規劃、審圖、防雷、白蟻、消防、質監、機構代碼等等各種證明書26個。且辦證周期拖延時長,遠水不解近渴。經辦機構和人員自身對業務都難以說清道明。企業要費盡大量人力和時間。
2、擴建用地難。多數企業擴建新項目,用地成了攔路虎。簽約項目同樣難以落地生根。用地指標受到限制,園區擴建步履維艱,拆遷成本上升,政府補貼加重。
3、經營融資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始終存在。貸款規模有限,期限短,利率居高,享受貼息政策也很稀少。工程款、質保金兌現時限長,占用資金壓力大。
4、人才用工短缺。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才、熟練工人,普遍缺額,不能滿負荷生產,設備閑置現象比較普遍,訂單不能按時履約。同時,各種用工成本快速上升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每年工資增幅在10-30%之間,現在穩住熟練工人,公司要管中餐,還要負責往返接送。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稅負有待降低。縣城房價畸高,服務平臺與服務環境都留不住人。
5、惠企政策宣傳短板,落實更難。縣開發區對區內企業多層廠房的獎勵政策沒有兌現。產品研發補貼不能到位。環保項目投資補助不能公正。出口創匯獎勵兌現難。解決好現有企業與招商引資外來企業一視同仁的問題。皖政明電[2013]2號“穩定禽業發展的意見”提出的補貼政策,冷庫補助市縣配套、種禽補貼、流動資金貼息均未到位。
6、服務環境有待改善。反腐力度加大,辦事效率低下。縣勞動保險窗口,公檢法、工商稅務執法檢查,仍需進一步改進。政府職能部門要幫助企業爭取政策。園區領導要主動服務、跟蹤服務。
三、工作建議
1、組建政府融資擔保公司。開辟股權抵押、訂單抵押、商標抵押、無形資產抵押、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引導民營產業發展,降低融資成本,擴大就業,增加稅收。
2、設立惠企政策電視專欄。宣傳利企產業政策,城鄉規劃、先進典型,激勵再創業。解決政府出臺的政策法規與執法主體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3、增加實體經濟供地指標。對符合產業集聚、投入強度大、就業能力強、稅源產業,優先供地。
4、減少行政審批手續環節。地方要清理梳理政策法規,避免政策法規部門化傾向。不適應的及時廢除,及時作出修改。審批管理要更多地考慮當地經濟發展、市場主體和被管理者的利益。
5、增加企業家政治安排比重。按照有為就有位的指導思想,給足企業家政治榮譽、社會職務、物質精神獎勵。對貢獻大的企業,在資源、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傾斜政策。
6、借鑒外地經驗,建議政府搭建企業股權交易平臺,調動企業閑散資金務實投向有發展潛力的產業。
7、建議政府組織力量,在加大招商引資的同時,對現有企業實施評估,篩選部分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重點扶持,使之快速發展壯大。
8、建議政府組織力量,結合本地企業產業內容,研究國家優惠和扶持政策,有針對性地給企業發布,為企業爭取政策支招。
9、兌現多層廠房獎勵、產品研發補貼、環保項目投資補貼、出口創匯獎勵、各級龍頭企業補貼等政策。
中共舒城縣委統戰部
舒城縣工商業聯合會